风墟

微信公众号:炼己者,id:fengxuwake

微博:炼己者风墟

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核心原因的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

 

这里所说的自我同情,这个概念非常的复杂。

这是一种含有自我理解、自我升华、情节代入、侥幸幻想性质的自我同情。

 

“负面情绪”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概念。

大体上,它指代的是一种压抑、痛苦、无助、悲伤、愤怒等诸多情绪混杂在一起的状态,你在此时心境是低落的、消沉的。

 

一方面,负面情绪通常因我们在外界生活中受挫而产生,这种情绪状态大体上是令我们“不舒服”的,所以我们才用“负面”这个词汇来给它们命名;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我们站在超越二元对立的层面来看待情绪,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令我们能够“深刻”的感受到和自己的链接。

 

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一边又一遍的重复回忆和体验那些不好的感受,是因为此时你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和自己的链接的,你能感受到“我与自己同在”。

 

为什么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能够让你建立和自己内在的链接呢?

   

很简单,因为我们多数人内心都有着无数的创伤


所以假如你链接到了内在的自己,那么你链接到的其实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充满痛苦的对象,你链接到它,你就链接到了痛苦。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想建立和内在自我的链接,那么通达这条道路的方式,就是体验痛苦,痛苦能够激活和唤起、你内心那么受过诸多苦难的小孩。

 

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会自残,古代也有一些很多人是通过苦行的方式试图获得解脱。

这就是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平庸而无聊的,强烈的痛苦能够令我们的大脑变得清醒,让我们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理性上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是当前这个肉体的存在;

但是在叙事上,我们却要在“关键情节”中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假如要你撰写自己一生的自传,那么你必然写的会是自己经历了哪些曲折的、特殊的事件,而不会把你每一天几点起床、出门后看到了什么,到公司打开电脑等这些事情写出来。

 

比如你是武松,你会用“打虎英雄”这个标签来定义你自己,但是你不会用“八点起床者”、“门口小吃店三年老主顾”、“粉色拖鞋持有者”等这些标签来定义和理解你自己。

 

尽管八点起床这件事在你一生中发生了几千次,而打虎这件事在你一生中只发生了一次,但你仍旧只会用这一次的事件来定义和理解你自己。

 

当一个人,他的人生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大部分都是创伤的时候,那么他就会用这些创伤事件,作为自我定义的标签。

 

我是“一个不被人爱的孩子”、“一个总是失败的人”、“一个为情所困的人”、“一个废物”等等。

 

寻找、体验、感受“我是谁”,这是我们的一个深层次的内在需求。

 

重复的体验负面的情绪,能够强烈的刺激到我们的“自我感”,此时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谁,哪怕这个“是谁”的标签是负面的。

 

一个刚失恋的人会喜欢听悲伤的音乐、看悲伤的电影,其实这些音乐和电影本质上也是在帮助他重复的去体验一遍自己曾受到的创伤。

 

他能够代入悲剧电影的情节,从电影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对应角色;在悲伤的旋律和歌词中找到与自己的经历相似的关键词。


每一个关键词、每一个情节,都能够让他重新体验到一次他定义自己的那个标签,每一个体验到那个标签,就是一次自我理解、就是一次自我感动。

 

体验到这些标签、激活他的创伤性的经验,这些让他体验到自己存在的同时,也让他在自己的头脑内,获得了改写那些“剧情”的机会。

 

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会连续的做着改变当初创伤性事件的白日梦,或者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将过去的创伤事件解构、亦或是幻想在未来能够有不同的结果发生。

 

我们已经无法、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现实中改变那些创伤,但是在幻想中可以。

 

沉浸于负面情绪中,本质上其实是沉浸于改变创伤事件的意淫之中。

 

只是我们通过让自己沉浸于负面情绪,来“启动”创伤事件在我们体验中的“重现”,情绪能够令我们的能深沉的代入那些情节,通过幻想发生一些改变的意淫,来达成一定程度的自我治疗

 

从这一点上来讲,这就是“音乐疗法”、“舞动疗法”、甚至包括一些电影、电视剧也有心理治疗作用的根本原理。

 

因为这些疗法能够较之于谈话疗法,令你更深刻的代入过去的创伤,然后通过构建新的情节,来改变你对过去创伤的理解、或者是给你制造一种更为强烈的“意淫成功”的印记,从而令你从创伤中走出来。

 

譬如,《和莎莫的500天》,这部电影对很多人来说,是一部治疗失恋有着特别强的效力的电影,也包括我。

 

这部电影对于失恋具有治疗作用,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在于它讲述的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正因为故事俗套,所以才能容易被很多人代入。

 

第二个原因,在于它将女主设定为是一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较之于男主而言,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


这样一种设定,其实非常符合失恋的人的心理,因为不管事实上你的前任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但只要他抛弃了你,那么在你的主观感受中,都会感到对方是游离于你的控制之外、是更加自由的、是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的。


而男主在女主的对比之下,则显得更加的笨拙、低情商、缺爱、不成熟。


所以这样一种对女主和男主的设定,也极其容易令观众自我代入(失恋的女生看这部电影也是容易自我带入到男主的角色中的)。

 

第三个原因,则在于这部电影的结局。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全部的治疗作用,主要就是由这个结局实现的。


电影结尾,男主遇到了另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给观众制造了男主即将和这个新的女孩子开始一段感情的预期。


这段情节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男主已经从过去的情感创伤中走了出来,并且要开始一个新的故事,他完全的从旧故事中脱离,并进入了新故事的生活。

 

观影者通过电影,将自己过去的创伤经历再次体验了一次,但最终将故事的结局改写、或者是对过去的故事产生了新的理解。


来访者也是通过心理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不连续的重新体验自己过去的创伤,并对那些过去的“自我故事”产生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治疗了自己。

 

人们会沉浸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中,其实是想通过自我同情,来拯救自己,只是这种自我同情是朴素的、非系统性的,自我治疗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


人们会持续的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沉浸于负面情绪之中,人们就有了逃避一切的借口。

 

一切事情他都可以用“我现在心情很不好、我没有任何的动力”作为理由,来进行拒绝;


同时,一切的自我放纵,也可以用“我心情很差、需要调节”作为理由,来去实现。

 

起初,我们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是的确失去了行动了,失去了对于一切事物的兴趣的;


当这样的事情多次发生,我们就会发现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好处”,负面情绪可以成为我们去做或者拒绝做任何事的充分的理由。

 

就像一个人原本性格非常正直,但是当他多次发现做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既不会受到惩罚、同时又能获得巨大的利益时,这时候这种强大的诱惑必然会将他过去的品德给扭曲。

 

这不意味着这个人本身品格存在什么问题,也不意味着一个人之所以沉浸于负面情绪,一开始就是打着将此作为逃避和放纵的借口这种算盘,这是由于人避苦趋乐的本性,我们本能的会试图去寻找那条最轻松、最小成本维持心理平衡的路径。

 

然而,根本的问题在于,最轻松、最小成本的路径,往往意味着它只是一种代偿性的、短期性的、维持现状的方法。

 

它并不能够从根本层面解决你的问题,反而会由于短期内问题和情绪的缓解,导致了「问题始终不能被真正解决——于是不得不持续的使用代偿策略来缓解——代偿策略效力衰减——问题和情绪的缓解力度降低——加大代偿策略的力度」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就像面对经济问题,“放水”是一种短期内的代偿策略,这种偷懒的方法一旦使用,就意味着你要持续的加大放水的力度,来缓解当前经济的问题。


直至代偿策略完全失效,整个循环无法维持,于是就导致了代偿策略链条的崩溃,形成了经济危机。

 

对于个体的情绪问题来说也是如此。

 

譬如说,你因为找不到对象而非常烦恼,那么找不到对象本身,这就是一种很强的「性挫败」,我们知道,性挫败带来的自我否定是非常强烈的。

 

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你去学习两性交往的技巧、改善自己的外貌装扮、努力提升自己的收入。

 

然而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是艰难的、复杂的、需要付诸长期努力的。人们逃避的,往往就是这些艰难的事情。

 

于是你会深陷在性挫败的负面情绪之中,一方面通过自我同情来缓解自己的受挫,另一方面通过自怨自艾的悲观情绪、来否定需要付诸努力的问题解决之道。

 

当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或多或少的,我们总要做点什么来应对。

 

不同的应对策略根本区别,其实只是在于这一方法带来的坏处和好处所占比例的多少。

 

我们必须非常直白的面对这件事,本质上我们所要选择的策略,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对我们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法。

 

只不过许多人他并不是以一个应对策略的利弊来衡量,而是以这个方法是不是足够轻松来衡量的。

 

轻松和利弊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立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它们是不相干的平行线。

 

事实上,轻松是利弊之中的一个子集,它是我们综合衡量时的参考因素之一。

 

轻松与否,就像你做一项事业时的成本一样,假如你要创业,你只在乎成本多少不在乎其他,那么毫无疑问你会失败。

 

你可以在一个项目有足够前景、有明确的发展路径的前提之下,再选择成本最低的创业方式;


而不能够忽略前提,直接将成本最低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因为如果你只考虑成本的话,那么最优解显然是不做事,你不做事,就不会有成本投入。

 

所以,要意识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虽然是最轻松的应对问题的模式,但它不是一个好的模式,甚至可以说这并不是一种应对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本质上等同于不应对,等同于鸵鸟遇到了危险,就把头埋进了沙子里。

 

此外,使用负面情绪,作为你做或者不做某件事的借口,这也是有害处的。

 

它的坏处,本质上源自于它毫无必要。

 

事实上你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就可以选择去做或者不做任何事情的。

 

当你给自身原本充分自由的权力,非要施加额外的条件作为背书时,这等同于你给自己增加了一道枷锁。

 

这道枷锁可以成为你暂时用于逃避的借口,在别的事情上,也会成为限制你的理由。

 

譬如说,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你觉得做或者不做一个项目,本质上可以直接由你自己决定。

如果你发表自己的决策时,非要假惺惺的加上说:考虑到公司员工的利益,在和多数员工沟通之后,认为我们不做这个项目对大家更有利。

那么下次你再想推进一个决策的时候,员工就具备了、通过联合起来,证明这件事对他们不利来否定你的权力。

 

理由就等于权力,额外的理由就等于额外的权力。

 

你今天想打游戏,为了抵消自己的罪恶感,你就以自己心情不好为借口,让自己去打游戏;

明天你再想打游戏,就会不自觉地先让自己心情不好,然后再去打游戏。

 

在这里,你——打游戏,这是不变的事情,只是中间多出来的这一道“我心情不好”的理由本质上是多余的,它也成为了你为了贯彻自己意志所付出的代价。

 

“负面情绪”,就是很多人不敢于直接贯彻自己的意志,所用于自欺或欺人的一个理由,同时也是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


人们会沉浸于负面情绪之中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无能为力。

 

因为他事实上无力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负面情绪。

 

我想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在小时候受到过教你怎样应对负面情绪的教育,所以事实上面对负面情绪,我们大多数时候是手足无措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

 

一个人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会引发其他人的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构成因素也很复杂,大体上是这样:

 

看到别人不舒服会激发我们的共情,这种共情即会唤起我们自身的负面情绪或者认为别人的这个负面情绪和我们是有关系的、

同时也令多数人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这个人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但是事实上我们对于别人的负面情绪也是不知所措的,这就导致了我们自身的迷惑与茫然、

接下来这种对别人无能为力的感觉会唤起我们对自身的失望从而感到烦躁焦虑。

 

父母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安抚,这时候他们的内在体验,由“看着孩子不舒服我想帮他”——迅速变成了“看着他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好烦躁好难受”,这种心理过程是非常的迅速,因此父母自身往往是觉知不到的。

 

此时问题从要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变成了要处理父母自己的负面情绪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导致他产生负面情绪的来源就是孩子,所以接下来父母要做的就不是“帮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而是变成了“不要让这个孩子影响到我、不要让孩子令我心烦”

 

于是接下来,父母对于子女父母情绪的处理就会变得简单粗暴,他们的回应往往只有两种,一种是强硬的命令:别哭了!别想了!有什么好在意的!

 

另一种则是对孩子情绪的否定:你是一个男子汉,这点小事有什么好纠结的?我每天比你过的还累、我都没说辛苦你有什么资格说辛苦?不就是一个XX吗?没了就没了等等。

 

这两种回应对一个孩子来说都是无效的,因为这种回应模式毫无对孩子的安抚作用,反而是父母给孩子增加了额外的负面情绪:恐惧、愤怒、被否定、受伤。

 

这就像一个安琪拉只剩残血,去找家里的蔡文姬补血,结果发现蔡文姬竟然是对面元歌的傀儡变的,她不仅没有被回血,反而还惨遭收割。

 

当然,这种负面情绪被应对模式其实也不仅仅只是父母对子女,而是我们生命中大部分的时候,面对大部分的人时基本都是被这样应对的,因为别人也没有照顾你情绪的义务,每个人更在乎的是他们自己的感受。


所以面对别人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很多人的反应是厌恶而不是共情。

 

在这里我们也需要再拓展一些,因为我不希望这篇文章变成一个心理脆弱的人寻找安慰、做精神按摩的心灵鸡汤。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表现出负面情绪,得不到安慰反而是厌恶,其实这和我们自身也有关系,因为这时候的我们在别人的感受中是非常“自私”的,你表现出负面情绪,会有别人能够“治疗”你的期待;


如果别人给了你共情,其实他也会有他的话帮到了你、对你起到治疗作用的期待;


但事实上我们是不应该像一个不具备心理治疗经验和知识的人寻求情绪开导的,因为这就像你得了病试图让一个厨师给你治疗一样,你得不到治疗,他收获了对自己的失望和无力感,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双输的。

 

人与人的交往,我们看到的多数只能是对方的表象,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对待情绪问题的处理方法,使用的就只是“锯箭法”而已。

 

什么叫“锯箭法”?

 

有个人被箭射中了,他去找医生,医生把他外面的箭给锯掉了。

医生说我是外科医生,现在外科的事我已经做完了,里面的箭你去找内科医生吧。

 

锯箭法反应的,就是我们只处理表面问题、只想粉饰太平、制造出一切都好的假象,而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问题的共通的心理倾向。

 

沉浸于负面情绪之中,通过自我同情来缓解情绪,这是一种锯箭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极为常见、人人都有的常用情绪处理锯箭法——成瘾行为

 

这里不仅包含沉迷于吸毒、酗酒、抽烟之类的硬性成瘾行为,也包括沉迷于刷剧、打游戏、暴食等这些软性成瘾行为。

 

如果一个人会关注“为什么人们愿意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这个问题,那么我敢断定,这个人是一定会有一些成瘾行为,不管是软性的还是硬性的,而且,成瘾的程度还一定不低。

 

首先,一个人会容易持续的沉浸在负面情绪中,这说明不管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的,此人的脑子大概率已经出了一些问题,出了什么问题?


他大脑的快乐回路中,多巴胺递质传递信号的功能减弱了,这就导致他感受快乐的能力下降了。

 

不是因为他不想感受快乐,而是因为他的确很难感受快乐。

 

同样的事情,你做了感觉到6分的快乐,但我只感受到2分的快乐,这时候如果我想和你一样快乐,就意味着我要加大做这件事的力度、或者是重复做多次才行。

 

你喝一杯酒就很快乐,但是我却要喝三杯——多次重复一种能够令你获得快乐的行为,这就构成了一半成瘾的基础。

 

另一方面,当我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所有的成瘾行为共通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令当事人暂时从负面情绪中转移,暂时忘记痛苦,亦或者是他的感受能够变得更加麻木,这种麻木在当事人主观的感受中意味着“平静”,于是他得以从混乱和痛苦中暂时解脱。

 

现在,我们来系统性的再梳理一遍负面情绪这个问题:

 

1、由于缺乏负面情绪应对方法的教育,导致我们面对负面情绪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它。

 

2、我们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就会自然的去自行探索,由于我们追求轻松的心理倾向,会令我们探索出的方法,本质上都是代偿性的,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或者是暂时的缓解作用。

 

3、最常见的代偿策略,就是沉浸于自我同情、幻想、成瘾行为,来转移注意力、亦或者是令我们变得麻木。

 

4、所有代偿性的应对策略,会成为我们缓解情绪的依赖,对于代偿策略的依赖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会在拖延中令问题加重、或者是制造出新的问题。

 

5、为了应对更大的问题,个体只能更加依赖代偿策略,或者是加大使用代偿策略的力度,此时,个体已经深陷在恶性循环的泥潭之中,过去的路径依赖,令他变得越来越难以从恶性循环中解脱。

 

-

 

如果你能够坚持慢慢的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在这篇文章中获得了足够的“自我理解”,但就像我们在一开始就挑明的:自我理解只是情绪缓解的手段而已,对于真正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那么,在负面情绪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应对它呢?

 

答案在于:你要下定一个决心。

 

“这是认真的吗?我过去下过无数次各种各样的决心,但是毫无疑问这从来没有任何用处。”

 

这是因为你过去下的决心都不对,人在本质上只能在一件事情上下定决心——那就是接受痛苦上。

 

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是这个人具有良好的承受痛苦的能力

 

人们很多的心理问题,本质上是源自于这个人不愿意承受痛苦,他希望回避那些令他感到不舒服、伤心、沮丧、愤怒等之类的事情或场景,接下来,他就会开始使用代偿性的策略来逃避问题。

 

你现在应该翻上去再看一遍前面梳理的五个步骤,问题的核心出在第二个步骤上,出在一个人不愿意真的面对问题,而是开始采取代偿性的策略上。

 

假如你要成为一个歌唱家,现在第一个问题是你不会唱歌。

 

正常来说,你第二步要做的是什么?

 

你是要开始去学习唱歌。

 

但如果你不愿意从头开始学习,而是采取代偿性的策略:你找到一个歌唱家,买下他所有的作品,然后声称这些都是你的。

从你使用代偿性策略开始,就意味着你已经偏离了真正的问题解决之道。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句废话:如果你打算解决一个问题,第一步在于你真的要打算解决这个问题。

 

我已经在很多篇文章中反复的强调这件事情:一个人如果真的打算自我改变,那么他首先要抛弃幻想,抛弃可以轻松改变、可以什么都不用付出,就能够获得一切的这种幻想。

 

我希望你在这里停一下,能够认真的思考一下这件事情——不要再像过去一样只是在表面上思考,只是假装看一篇心理文章获得点虚幻的自我安慰,不要再自欺欺人,不要再选择对真相视而不见。

 

我们分析一个问题时,可以找到无数种不同的切入角度,但是如果仅仅以结果而论,我们无法对一个问题破局,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尝试着真正的去解决它。

 

人情绪产生的诱因,必然是来自外部事件的发生。


当你不再着眼于当前情绪的缓解,而是致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时,这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出了自我拯救的、最踏实的第一步。




 - END - 

评论(5)
热度(74)
  1. 共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风墟 | Powered by LOFTER